項目前瞻
山東省首家-“華為(煙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即將動工建設,現在就跟隨小編對項目的來龍去脈先行了解一下吧。
師出有名
近年來國家和省市陸續出臺了鼓勵支持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政策。《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35號)、《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國科發高〔2019〕265號)、《關于大力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的指導意見》(魯政字〔2019〕84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5G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政辦字〔2019〕187號)等文件及煙臺市人民政府啟動的《煙臺市新基建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調研起草工作等,對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也進一步明確了我區將通過大范圍的數字化改造,實現廣泛萬物互聯、擴大社會化應用的發展方向。

基于煙臺市逐漸清晰的“新基建”發展路徑和追求,2019年12月,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華為軟件技術公司、山東漢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金佳園)簽署三方合作協議,共建華為(煙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旨在賦能區內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人工智能新技術發展。

行之有效
煙臺是重要的工業大市,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培育了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17個百億級企業方陣。煙臺開發區是全國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承載地,是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中韓產業園、中日產業園和綜保區主陣地,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核心區。目前,開發區有市場主體5萬多家,工業企業3千家,過百億企業4家、過十億企業30家,世界500強項目89個,形成了制造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機械制造、電子信息兩大主導產業持續升級,生物醫藥、化工新材料兩大優勢產業強勢崛起,大數據、節能環保、智能制造等潛力產業增容擴規的產業格局。

省內首家華為創新中心選擇煙臺并最終落戶開發區,是華為的高明遠識,是我區產業基固根深的歷史機遇,也是煙臺市實現新一輪發展的必經之路。項目建成后,基于我區的產業基礎優勢,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產業鏈整合能力,結合漢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技術服務能力、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研發實力及本地化運營的服務經驗,我區將加速釋放“5G+云+AI”等新經濟發展動能,推動產業向數字化、協同化、智慧化升級。

擲地有聲
華為(煙臺)人工智能教育科技創新園區項目位于八角灣中央創新區,占地12529.9平方米,總投資1.7億元。雖然園區尚未投入使用,但華為方面已組建運營團隊進駐業達智谷開展工作,探索出了使能傳統行業的合作模式。

目前,華為已與10家區內企業完成人工智能提升設計方案,與14家區內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基于華為ROMA數字平臺、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中心為化工企業打造了基于“5G+人工智能”的一體化化工園區安全管理標桿,提供智慧園區安全解決方案,切實保障了園區安全,減少了意外事故發生;基于機器視覺,為剎車盤生產企業數百種剎車盤進行自動分類,減少兩道工序,效率提升10%以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為服裝企業打造智能服裝面料排版系統,較人工排版效率提升500%以上,每年可為企業節省大約8%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通過提供的“200+云服務、190+解決方案”等精準服務,創新中心已為我區化工、物流、鋼鐵、教育、IT等行業提供了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

“5G+云+AI”全面優化城市發展“引擎”
在煙臺市“新基建”政策目標不斷裂變、轉化、提升的基礎上,華為(煙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將結合伙伴的行業知識,充分利用自身在5G、云、AI、計算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共同努力將我區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基地,應用創新試驗示范區和產業聚集區,打造煙臺市人工智能城市新名片。

責任編輯:胡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