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子鼠年,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成為了
全國人民的心腹大患,
更點燃了大家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的決心,
而在此次抗擊疫情戰役中,
實在的煙臺人做得實在事,
可謂實實在在地
為疫情阻擊戰貢獻了煙臺力量,
也讓全國人民看到了
咱們煙臺人的實在。
1
煙臺人,
生在孔孟之鄉,長在渤海之濱,
實在是我們最大的性格特點,
實在到什么地步,
敢把心窩子掏給你,信不?
外地人說這叫“憨厚”,
但煙臺人總自嘲為“傻”。
自新冠肺炎發生以來,
全國人民都在捐款、捐物。
煙臺人不捐則已,一捐驚人,
不僅迅速捐出了一個多億,
更把“實在”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煙臺人有多實在?
于艾禾現場捐款照片
煙臺開發區的新手媽媽于艾禾,臘月二十八剛生了寶寶,正月初六就急匆匆地跑下樓捐出了十萬元善款。說起為啥連月子都不做了也要去捐款,于艾禾不好意思起來:“說實話,當時真的啥都沒想,就想趕緊把錢捐出來,好讓這份愛心到達需要的地方。”
于艾禾現場捐款照片
煙臺的“大閨女”為了捐款
忘了自己在坐月子你說實不實在。
別急,煙臺的孩子們更實在,
把壓箱底的錢都掏出來了。
張瀚予捐助壓歲錢助力抗擊疫情
2月7日,寧海中學的張瀚予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牟平區紅十字會,要求捐獻她的全部壓歲錢8900元。她說,自己寧愿一年不買新衣服新鞋子,也要把壓歲錢捐出來抗擊疫情。
孩子啊,你咋就這么實在呢?
實在的煙臺人,
就是要把最好的都拿出來。
這不,煙臺蘋果,萊陽梨
這些咱們的“寶貝”也被煙臺人
實誠地運到了武漢。
許濤為武漢捐贈的蘋果
蓬萊市新港街道大皂許家村黨員許濤為武漢一口氣捐贈了20噸蘋果,而萊陽市福琪果蔬總經理蘭海洋則把40噸萊陽梨一股腦地發往了黃岡。
一箱箱合作社生產的秋月梨被搬到倉庫前的貨車上
滿載40噸秋月梨駛向湖北黃岡
60噸的水果,
全是優中選優的精品,
為了讓同胞吃上新鮮水果,
咱們煙臺人也是夠實在。
2
煙臺人有多實在?
他們只知道悶頭出力,悶頭捐款。
所謂的炒作、蹭熱度,
煙臺人幾乎毫無經驗。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
蓬萊市社會各界踴躍捐資捐物,
一位市民匿名捐了30萬。
30萬在當地可以買半套房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蓬萊市財政局,想要采訪這位匿名捐贈者。但財政局工作人員明確拒絕了記者請求:“人家強烈要求匿名,希望只獻愛心不圖名利。”
你是咋想的,
這位叫“一位共產黨員”的捐贈者?
捐了30萬,愣是連個臉都沒露,
你的心也太大了。
招遠的一對老夫婦為抗擊疫情捐款
無獨有偶,2月7日上午,招遠市一位老婦人隨拄著雙拐的丈夫為抗擊疫情捐款2000元,當工作人員追問兩人姓名時,拄著雙拐的老大爺說:“你就寫退休工人吧!”
大爺,不愧是煙臺人,
為了不出名,你也算靈光乍現了。
而隨著抗擊疫情的深入,
在煙臺,
一種“逃跑式”捐款捐物也正在悄然興起
……
監控顯示,市民給民警送水果
1月29日下午,一輛三輪車停在了勝利邊防派出所門口。一位小伙子從車上下來,捧著兩箱水果放到門崗,說了句,“你們辛苦了!”就駕車匆匆離開了。1月30日, 一對父子來到濱州醫學院煙臺附院門診大廳,向醫院捐贈了兩箱口罩后轉身就走。
市民向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捐贈口罩
我說,你們真的太實在了,
活生生把“名利雙收”的好事,
給“逃”掉了。
3
實實在在毫不保留,
這是煙臺人怎么也改不了的風格。
老黨員于盛學捐出的裝在塑料袋中的3萬元
2月7日一早,一位老人氣喘吁吁地來到芝罘區通伸街道辦事處,將3萬元現金交到了工作人員手中。這位老人叫于盛學,是一位老黨員,他一個月工資只有3000多元,3萬塊,幾乎是他一年的工資。“我2020年計劃捐助100個學生,現在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我打算先把錢用在這個地方。”
于盛學向芝罘醫院捐贈善款
其實,于盛學已經是“捐款”的釘子戶了,據了解,他學雷鋒、做慈善55年,幫助困難群體200多人,資助困難學生400多人,累計捐款40多萬元。
于盛學的請戰書
我的于爺爺啊,
你可真是有多少捐多少啊,
你知道嗎?
很多人都勸你給自己留點養老錢吧。
這些建議,
不僅于爺爺仿佛聽不見,
千千萬萬的煙臺老黨員幾乎也聽不見,
大災大難面前,
他們沒有豪言壯語,
只知道從兜里
掏出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支援前線。
林汝政老人委托村支部捐款
煙臺開發區古現街道林家村退伍老兵、老黨員林汝政親自到村委將1000元捐了出來。這位曾經榮立一等功的老兵,就一個愿望,在疫情阻擊戰中,再貢獻一次力量。
林汝政老人獲得的獎狀
和他有相同心愿的,還有93歲的老黨員王傳珍和90歲的老黨員曹積銀,他倆不約而同地拿出了1萬元抗擊疫情。雖然都說人越老越不舍得花錢,但在疫情面前,這兩位老黨員卻無限慷慨。
王傳珍老人向牟平區紅十字會捐款10000元
“我當過兵,雖然我現在拿不動槍桿子了,但還是要為這次疫情盡自己的一份力。”王傳珍說得真好,但聽起來卻是萬般滋味在心頭。
千言萬語,
只能說咱煙臺人真實在,
了不起!
4
沒錯,煙臺人夠實在。
無論從事怎樣的工作,
也不考慮自己有多難,
只要能幫上忙,咱們就得拉一把。
退伍老兵史君高在黨旗下敬禮
兩根手指,半個手掌,這是棲霞市91歲退役軍人史君高的右手。面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斗時,老人用自己這只手,向村里遞上了帶著體溫的1000元捐款。
蓬萊市烈士遺屬姚書蘭
蓬萊市烈士遺屬姚書蘭也拿出了平時省吃儉用攢的1000元養老錢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90多歲拾荒老人于大叔為愛捐款200元
煙臺開發區福萊山街道丹陽社區90多歲的拾荒老人于大叔,則把撿廢品積攢下來的200元“巨款”毫不猶豫地交給了社區工作人員。
煙臺人啊,你這哪是捐款啊?
分明是在拼命嘛。
5
煙臺人幫助別人,
從來不藏著掖著,
而煙臺人的實在文化,
還體現在“好沖動”上。
遇大事,別問成本和危險,
咱們先干起來再說。
疫情發生后,
煙臺一大批企業連夜行動,
第一時間伸出了援助之手。
榮昌制藥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組織生產
榮昌制藥緊急運輸藥品赴武漢
大年三十,榮昌制藥緊急下發動員令,分公司第一時間恢復生產,一批批藥品被運往防疫一線,但面對原料和運輸成本的增長,該公司卻堅稱:我們不漲價!
海德汽車捐贈的垃圾桶消毒殺菌專用車輛
大年初一,海德汽車為了能第一時間將400萬元的垃圾桶消毒殺菌專用車輛捐給湖北省和武漢市,工人們加班加點,埋頭苦干,雖然假期泡湯了,但他們卻“傻乎乎”地說:“我們車輛提前一分鐘交付疫區,就提前一分鐘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嘛。”
玲瓏輪胎為項目建設車輛提供快速、便捷、免費的輪胎服務
為保障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200多輛施工車24小時作業,山東玲瓏輪胎快速調配武漢當地銷售網絡資源,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項目建設,為車輛提供快速、便捷、免費的輪胎服務。服務就要有成本,錢誰來掏呢?山東玲瓏輪胎總部說,我來負責!
出功又出力,
這就是煙臺企業在疫情發生后
做出的“沖動”選擇。
現在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企業不講成本也太任性了,
但煙臺人就是這么實在,
說出口的話,咱就要兌現到底。
6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煙臺企業捐款自然也不含糊。
有多少捐多少,絕不藏著掖著。
山東魯花集團捐贈2000萬元人民幣抗擊疫情
萬華化學捐贈消毒液
魯花集團2000萬,
南山控股1000萬,
杰瑞集團1000萬,
萬華化學500萬
……
短短幾天時間,
煙臺企業的捐款數額便一路飆升
疫情當道,
煙臺企業首先想的不是延遲開工的損失,
而是如何能為疫情多做點事情,
這就是煙臺企業“實實在在”的一面。
煙臺慈善抗擊疫情捐贈愛心榜
煙臺藍白餐飲有限公司第一時間捐獻100萬,該企業負責人說,藍白公司是顧客呵護關心發展起來的,藍白雖不是個掙大錢的企業,但也要捐款100萬元。疫情中,餐飲業受影響最大,但藍白人干得事夠實在。
煙臺實在,不僅在于慷慨,
更在于有種拗勁。
雙塔食品定向捐贈物資
雙塔食品定向捐贈物資
雙塔食品為了將價值206萬元的愛心物資送到武漢醫護人員手中,鍥而不舍聯系了一個多周終于對接上了當地醫院,而28個小時,1300多公里的日夜兼程的一路“逆行”,則讓煙臺人的“實在”跨過了千山萬水,直達荊楚大地。
7
煙臺人的實在,
為啥這么頑固,
縱觀煙臺歷史你就會知道,
那都是一輩一輩煙臺人
手把手傳下來的。
而煙臺人做好事,
這也絕不是第一次。
大事面前,
煙臺人總是要扛起責任,
而他們的犧牲甚至到今天
亦不被人們所熟知。
據統計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煙臺就建立了膠東第一個黨支部,成立了膠東第一個縣委。抗日戰爭時期,煙臺誕生了山東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建立了膠東第一個根據地,打響了膠東抗戰第一槍。
昆崳山革命紀念館
在革命時期,昆崳山是煙臺乃至整個膠東的革命根據地,被譽為“江北井岡山”。在斗爭中,煙臺的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把紅軍當成自家的親人。敵人準備“清山”、“圍剿”,老百姓就及時地將情報送進山里,游擊隊下山襲擊敵人,群眾主動幫助帶路。1935年底至1936年初,嚴寒突襲膠東大地,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煙臺人自發地組織起來,為游擊隊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煙臺自古以來盛產黃金,產量占全國近四成。革命戰爭年代,以煙臺為主體的膠東克服困難、千方百計籌集黃金,通過部隊密送、開會捎帶等形式,向中共山東分局、北方局和黨中央秘送黃金43萬兩,其中抗戰時期13萬兩。面對敵人的重重封鎖,運金戰士們立下“人金共存亡,寧丟性命,不丟黃金”的錚錚誓言,用鮮血和生命守護著自己的使命,沒有一兩黃金因為戰斗之外的原因丟失,更沒有一個人攜金叛逃。
看到了嗎?
咱們煙臺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就是這么實在,
那種舍生取義、挺身而出的“傻勁”
也在咱們煙臺人的血液里代代相傳,
最終成為了煙臺人抹不掉的基因。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煙臺市收到了生產災區人民急需藥品的緊急任務。煙臺人民制藥廠的員工在40多度的高溫下,加班加點趕制急救藥品,為災區人民提供了生命保障。
北川新縣城溫泉片區安居房
而在汶川大地震災后援建階段,山東結對北川,煙臺則援建白坭與漩坪兩鄉。北川是重災區,白坭、漩坪地處北川縣的大山深處,不僅山險、坡陡,而且道路在震后被泥石流、滑坡阻斷,成為震后援建條件最復雜、困難最大的地區之一。即便如此,煙臺人也是悶頭干,不叫苦,不叫累,愣是悶聲創出了新北川縣城數個“第一”。
8
煙臺人啊,你真“傻”!
為什么每次別人有難,
你都要沖在最前面,
做出了這么多犧牲,有多人記得?
你不求明哲保身,只求問心無愧,
但又有多少人看到呢?
楊建民攝
煙臺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很多人說:你們煙臺人生在了好地方,
氣候好,資源多,位置佳,還靠海,
天生的風水寶地。
于惠武攝
煙臺人的富足
是因為他們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他們明白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
所以,在大事面前,
他們總先想到別人,再想到自己,
所以,當吃虧時,
他們也能揮一揮衣袖,付之于一笑。
朱龍英攝
也許在這個越來越講究產出比的時代,煙臺人的實在有點不合時宜。但,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它。煙臺人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一次次伸出援手,但每一次都會給世間帶來些許光明。他們照亮了別人的同時,也明亮了自己,這就是煙臺人實在文化的精髓。
張啟朋攝
新冠肺炎是一場必須贏,
不能輸的殲滅戰,
煙臺人告訴我們:
我們之所以一定能勝利,
那就是,
每一個人,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千千萬萬個光亮,
便是燎原之勢,不可阻擋。
煙臺人或許不善言辭,不會營銷,
但在這個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的關鍵時刻,
我想說,煙臺人你實在的樣子真好看!
我也要做一個實在的煙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