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月4日訊(通訊員 欒秀玲 張國杰) 骨科中最為經典的微創手術當屬關節鏡手術,它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優點。日前,煙臺山醫院東院運動醫學科克服了髖關節深而狹窄、局部解剖復雜等多種困難,開展了一例全鏡下復雜髖關節撞擊綜合征的微創手術,據悉,這也是煙臺山醫院東院區開展的首例髖關節鏡手術。

這位患者為中年女性,因外傷后髖關節疼痛而輾轉于省內外多家醫院就診,均未取得明顯療效。前幾日,她慕名來到煙臺山醫院就診,東院運動醫學科主任畢海勇診斷她患有左髖關節撞擊綜合征、左髖關節盂唇損傷,并將其收住院。入院后,東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成功及時組織科室人員進行病情分析,開展術前討論,明確診斷及手術指征,制定出最有利于患者康復的手術方案——髖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方案。
關節鏡手術是骨科中最為經典的微創手術,不同于開放手術,它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優點。由于髖關節深而狹窄、局部解剖復雜,髖關節鏡手術在國內尚未普及,目前在國內只有少數醫院有能力開展此類手術。
經過細致的術前準備,當日,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徐雁教授的指導下,在麻醉科、手術室的大力配合下,成功副主任及其團隊用時兩小時順利完成了這例復雜的髖關節鏡手術。術中,醫生對患者髖關節撕裂的盂唇進行了微創縫合修復,對股骨頭與髖臼的增生撞擊處進行打磨減壓,術中出血只有20毫升。術后患者恢復很快,第一天就能下地活動。

參與此次手術的吳浩、鄭鳴迪兩位醫生表示,髖關節鏡的發展在我國相對滯后,目前仍有部分醫生對髖關節撞擊、盂唇損傷等疾病認識不夠,尚存在著一定的誤診率。髖關節鏡為進一步探討和認識髖關節疾病,提供了有利“武器”,以前需要切開手術的髖關節疾病,大多數都可以在髖關節鏡下進行治療。此外,通過關節鏡完成微創手術,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復。通過髖關節鏡,可以診斷和治療髖關節撞擊綜合征、髖關節的盂唇損傷、軟骨損傷、圓韌帶斷裂、髖關節的游離體取出、髖關節的滑膜炎、髖關節內不明原因的疼痛等多種疾病。
煙臺山醫院骨科是山東省首批A級特色專科,現為省級臨床重點學科。其運動醫學科成立于1999年,于2013年獨立成科,是膠東地區成立最早的運動醫學專業科室。早在1996年,煙臺山醫院就在膠東地區率先開展關節鏡微創手術。此次復雜髖關節鏡微創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科室在髖關節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同時奠定了它在省內運動醫學領域中技術領先地位。
煙臺山醫院東院運動醫學科病區位置:東院區B座7樓;病區電話:0535-6863877。
煙臺山醫院東院運動醫學科門診位置:東院區門診一樓運動損傷診室;門診電話:0535-686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