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經濟、疫情宅家,餐桌變局正引導著消費習慣發生變化,省去了買菜切菜、下鍋翻炒等過程,只要一加熱就能食用,這也是當前預制菜能被年輕人喜歡的原因。

進入2022年,“預制菜”概念在A股市場一騎絕塵。而虎年春節的銷售高潮,讓預制菜跑出新的“加速度”。
山東壽光作為中國的“蔬菜之鄉”,是冬暖式大棚的發源地,全市設施蔬菜種植面積60萬畝,蔬菜總產量450萬噸,是全國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在預制菜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智慧賦能打造中央廚房+
如果說以前的餐飲行業代表模式是“前餐廳-后廚房”,那么順應時代和市場的這輪預制菜的熱潮,則是中央廚房+智能烹飪設備+預制菜。
據初步統計,壽光市預制菜主要企業有27家,主要包括天成、天惠、魯盛農業等,另外,金投御達祥及全福元生鮮冷鏈配送中心的中央大廚房全年配送量達3500噸,年銷售額超5億元。
2018年,壽光市金投御達祥公司就上了中央廚房項目,生產蔬菜、豆制品、豬肉等預制菜,購進國際國內最先進的2條自動化、智能化加工生產線,能加工豬肉及制品20多個品種,凈菜加工30多個品種。目前,金投御達祥公司為濰坊市內170多所大中小學校、80多家大中型企業食堂、100多家餐飲店提供預制品配送。
在中央廚房模式下,學校食堂、餐廳只需要簡單烹飪即可實現快速出餐。不僅簡化了制菜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還減少原材料消耗、減少人力成本,有效地協助餐飲業實現標準化生產、降本增效目的。

創新賦能向全產業鏈延伸
當前行業內生產預制菜的企業并不少,但是品牌集中度很低,仍處于群雄逐鹿的階段,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尚未出現全國性、行業性龍頭企業。
但是,山東壽光作為“蔬菜之鄉”,大力發展凈菜、鮮切菜、預制菜品牌,研發了活體菜、富硒蔬菜、鮮食蔬菜等多種優質蔬菜,實現了預制菜產業鏈的上檔升級。

壽光立足蔬菜產業優勢基礎,不斷創新,建立起從原始食材到預制菜品工業化量產的現代化生產體系,加快向蔬菜全產業鏈延伸。
蔬菜產業集團大力發展蔬菜精深加工項目,加快拓展鮮切凈菜、冷凍食品、調理食品、果蔬脆片等多種類型產品的預制菜產業,建設了占地500畝的食品公司和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濰坊配送分中心;天成宏利食品廠,年產3.5萬噸均化食品及速凍食品項目已經開始試生產;正大壽光國際蔬果智慧產業園項目將在10月份試運行,該項目分為蔬果深加工中心、蔬果鮮食鮮切中心、嬰幼兒蔬果輔食加工中心、蔬果集成分撥中心,配套建設清洗、加工、烘干、質檢、包裝、冷鏈物流、生鮮倉儲等設備。

環境賦能為“中國預制菜之都”貢獻壽光力量
當山東預制菜端上冬奧會餐桌,人們由此注意到已頗具規模的山東預制菜產業,濰坊預制菜產業更加亮眼,實現了墻內開花墻外香。這背后體現出一個農業大省的實力擔當,也彰顯出打造“中國預制菜之都”雄厚的濰坊力量。
壽光作為農業大縣,蔬菜產業、食品產業快速發展,具備了發展預制菜的優勢和基礎,也非常需要借助預制菜進一步打造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壽光快速融入全市戰略,全力抓好項目建設,全方位推進產業發展。
壽光市把發展預制菜產業作為產業強市的重點,列入三級干部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重點督查事項,常委會專題研究預制菜產業發展情況,組建工作專班,確定重點項目,集中資源,頂格推進;突出三大產業鏈條,打造300億級的產業集群,一是蔬菜預制菜,二是肉類預制菜,三是水產預制菜;圍繞三大產業鏈條,謀劃建設三個預制菜產業園,全面配套物流、倉儲、包裝、電商、金融等服務功能,輻射帶動區域內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打造全域預制菜。

同時,將預制菜作為“雙招雙引”頭號方向,依托園區全力招引一批新項目、好項目,以項目支撐和帶動產業做大做強;物流方面,依托農產品物流園、全福元等流通企業,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助推產業快速發展;標準方面,發揮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國字號”平臺作用,研制發布一批蔬菜類預制菜相關標準,搶占行業競爭的制高點,為打造“中國預制菜之都”貢獻壽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