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臺自今天起開設“走在前開新局—來自第一線的奮斗報告”專欄,深入調研、集中展現一批山東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深化改革、自主創新、蓬勃發展的生動實踐和成功案例,首先來看《華魯集團:強科研穩投資爭做高質量發展典范》。
在淄博新華制藥公司,記者看到,這座1.8萬平米的倉庫中,存放著剛剛生產的美多芭、大觀霉素等特效藥。再過20多天,它們將出現在60多個國家的貨架上。
為提高國有經濟發展質量,2006年,山東將新華集團成建制轉劃至華魯控股集團,開啟從藥品原料加工企業向高端制劑生產企業的轉型,建設起擁有世界最嚴苛生產標準的制藥車間。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制劑質量總監劉雪松:“在實驗室這部分,我們建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在生產環節,我們建成了高標準的生產線,具備了國際一流的質量管理體系,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產業化研究完整的藥品創新生態鏈條。”
2021年,華魯集團研發投入同比增長43.82%,對包括新華制藥在內的3家控股上市公司制定了占比30%的創新績效標準。考核的“指揮棒”讓新華集團在制劑生產的基礎上快速向新藥研發領域拓展,未來五年,新藥研發項目將同步保持在5個以上,并至少有25項仿制藥獲批。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鄭忠輝:“我們在高分子藥物高端制劑、生物藥物和化學核心物質這幾個領域進行和研發創新,搭建了國內最先進的創新藥物的研發體系和平臺。”
科技創新投入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今年上半年,華魯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利潤總額首次突破50億元,而這些收益大多又再次投向了產業研發。華魯恒升是華魯集團旗下的化工企業,三年內,這里將投資110億元升級新材料生產裝備。記者來到廠區時,企業負責人正對投產不久的尼龍新材料產線進行巡檢調研。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景宏:“這就是尼龍成品自動稱重,推到成品包裝袋里。”
尼龍生產的主要原料就是己內酰胺,它需要大量高純度氫氣和液氨合成。為了搭建起這條產業鏈,華魯恒升建立了眼前這個化工原料加工平臺,并配套建設先進的生產管理工藝,用高端化工支撐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宋望一:“所有的分支的原料來源于這一個平臺,相當于一個大倉庫,把所有生產高端化工原料放在這個倉庫里,誰用誰取。根據市場的變化來組合生產,還要根據工藝進行缺陷的消除,也就是說它的成本控制力強,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
今年上半年,華魯集團營業收入增長30%以上,首次突破200億元。目前,集團旗下華魯恒升、新華制藥和魯抗醫藥三家上市公司全部入選全省“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擁有省級以上研發平臺31個、承擔省級以上重大研發客體16項,數量位居前列。華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樊軍:“持續保持了營收增長大于資產增長、利潤增長大于營收增長、現金流增長大于利潤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凈資產收益率達到27.2%,化工醫藥主業資產證券化率99%,項目干一個成一個,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要求,勇作“走在前開新局”先鋒,爭做高質量發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