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劃定,煙臺市99.85%的行政村(社區)屬于碘缺乏地區
2025-05-16 14:18:00 來源: 膠東在線
2024年,根據最新劃分標準《碘缺乏地區和適碘地區的劃定》(WS/T 669-2020)及水碘監測數據,對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區)進行了碘缺乏地區劃分,煙臺市有99.85%的行政村(社區)均屬于碘缺乏地區。
歷史上煙臺市曾有碘缺乏病流行,1978-1979年對全地區進行地方性甲狀腺腫普查,共普查496萬余人,按照當時的診斷標準,查出地方性甲狀腺腫患者11萬余人,平均患病率2.33%。隨后在病區開啟了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防治效果明顯,1987年就達到了當時國家規定的碘缺乏病基本控制的標準要求……
如今,全市在2020年達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標準,而“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這一觀念在居民心中慢慢淡化。殊不知,碘缺乏病屬于地球化學性疾病,煙臺市自然環境缺碘這一事實根本無法改變,如果我們放松警惕,碘缺乏病可能會卷土重來。
重溫缺碘危害大,常記食鹽加碘防疾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環境碘缺乏造成的機體碘營養不良所表現的一組疾病和危害的總稱。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以癡呆、矮小、聾、啞、癱瘓為主要臨床特征)和地方性亞臨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為主要臨床特征)、單純性聾啞、胎兒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等。
在缺碘地區,由于個體缺碘程度不同,呈現一個由輕到重的譜帶,在不同發育時期缺碘,相應的表現也不同。胎兒期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流產、早產、死產、先天畸形、地方性克汀病及地方性亞臨床克汀病。新生兒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新生兒死亡率增加、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腦和身體發育遲滯。兒童、青少年對碘缺乏比較敏感,可影響智力發育、身體發育,造成運動、視覺、聽覺障礙,突出的表現是甲狀腺腫大。成年人碘缺乏可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腫大等。
煙臺市碘缺乏地區名單(2024年版)已公布在煙臺市衛生健康委網站,網址為:https://wjw.yantai.gov.cn/art/2024/12/24/art_54568_290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