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發表重要講話,體現了中國支持二十國集團加強協調合作、穩定世界經濟的積極態度。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國際人士表示,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展示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恢復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了信心和動力。
“讓人們重拾對世界經濟未來的信心”
“疫情對全球生產和需求造成全面沖擊,各國應該聯手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防止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習近平主席發出倡議,強調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重要性,對此國際人士給予高度評價。
日本國際貿易投資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江原規由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不少人對世界經濟前景悲觀,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國際社會加大政策協調力度,將有助于緩解世界經濟下行壓力,讓人們重拾對世界經濟未來的信心”。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已經證明,只有各方攜手努力才能共渡難關。同時,國際社會認識到二十國集團可以在其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中國在促進全球經濟增長中的重要角色。”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平等世界論壇主席日瓦丁·約萬諾維奇表示,要減少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實現經濟增長,需要各國共同確保全球供應鏈開放穩定,消除經濟制裁等狹隘的人為障礙,提振全球市場信心。
意大利國際事務研究院主席費羅奇說:“目前多家研究機構數據均顯示,疫情對經濟供需兩側都造成了巨大沖擊,世界經濟將面臨衰退的風險。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遏制經濟危機需要在國際范疇就財政、預算和貨幣政策等方面進行政策協調、共商對策。”
在菲律賓《亞洲商業周刊》總編輯安東尼·洛佩斯看來,二十國集團國家協調合作將產生巨大影響力。大家可以調動政策工具、資金技術和影響力來引領全球經濟復蘇,并幫助那些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在此關鍵時刻,需要國際社會加強經濟合作,穩定金融市場,采取積極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走進比利時》雜志社總編輯弗朗索瓦·曼森表示,世界經濟要重回增長軌道,必須要構建開放型經濟。在這次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了開放合作的重要性。“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曾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此次應對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及次生危機的過程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感謝中國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習近平主席呼吁二十國集團成員采取共同舉措,減免關稅、取消壁壘、暢通貿易,發出有力信號,提振世界經濟復蘇士氣。國際人士認為,在此特殊時期,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倡議,為提振全球市場注入強大信心。
“這次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危機,但其中也蘊含著合作的機遇。”捷克科學院哲學所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赫魯貝克說:“希望在這次危機之中,各國能夠看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切實地避免貿易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攜手為全球經濟盡快復蘇而努力。”
習近平主席在重要講話中提出,中國將加大力度向國際市場供應原料藥、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等產品。日本慶應大學教授大西廣認為,這體現了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各國攜手打贏這場重大傳染性疾病阻擊戰的擔當。中國不僅向日本援助口罩等醫療物資,還積極向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國提供人員和物資援助,中國做法值得高度贊揚。
世界銀行前經濟學家、肯尼亞學者姆旺吉·瓦吉拉表示,疫情正在非洲蔓延,和歐美國家相比,非洲國家缺少應對疫情的技術和物資。中國現在不僅是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主要消費品來源,更是非洲防控疫情所需物資的主要來源。“我們看到中國向許多非洲國家提供了大量急需的防護物資和技術援助,感謝中國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南非經濟學家馬丁·戴維斯注意到,在疫情期間,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額保持增長態勢,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首次超過30%,成為驅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從向疫情較重國家捐贈口罩、防護服和醫療設備等防護物資,到與世界各國分享抗疫經驗……中國敞開胸懷與世界共同抗擊疫情,充分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世界都在期待中國經濟恢復活力”
中國正在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定不移擴大改革開放,放寬市場準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擴大進口,擴大對外投資,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中國實實在在的舉措,贏得國際人士的廣泛稱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記者會上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說,“中國正在從危機轉向恢復,也在向世界其他國家提供專業經驗。中國是醫療衛生用品和救治經驗非常重要的來源,并積極與世界分享經驗和物資。復工復產對中國是好事,對世界也是好事。”
埃及金字塔政治與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法拉哈特表示,目前中國各地積極復工復產,這不僅有利于中國國內的供應鏈運轉,促進中國商品出口,這對急需中國產品的國家來說更是利好消息。
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北領地分會主席戴若·顧比表示,中國在有序復工復產、穩定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有利于保障國際貿易和產能合作平穩有序,延續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而且讓其他國家提振信心,看到了中國疫情防控的積極成效以及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和潛力。”
“中國各地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復工復產,生產效益逐漸顯現。中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讓人們對世界經濟發展保持樂觀期待。”埃及赫勒萬大學經濟學教授哈菲茲說。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特別是2012年以來,中國始終是全世界的焦點。”巴西全球南方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菲格雷多認為,中國為應對疫情沖擊采取了積極靈活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持續擴大開放,為低迷的世界經濟注入了信心。
“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中國在很短時間內遏制住疫情蔓延,并開始恢復生產,這對當前全球抗擊疫情非常重要。”波蘭華沙商會會長特拉契克表示,目前,很多歐洲國家都得到中國援助的緊急醫療物資,對正處在抗疫最艱難時期的歐洲來說,這是非常寶貴的支持。“受疫情影響,歐洲的制造業和進出口貿易都受到巨大沖擊。作為世界工廠和世界經濟重要引擎,中國開始復工復產,給予歐洲和世界極大鼓舞并堅定抗疫的信心。”
法國歷史學家貝爾納·布里澤表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產業鏈的重要一環,“中國的復工復產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動力。世界都在期待中國經濟恢復活力,不僅因為中國是世界貿易大國,更重要的是,中國讓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看到了疫情終將被戰勝、經濟和生活得以恢復正常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