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忠彥發布“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膠東在線12月22日訊(記者 王向榮 賈楚航)22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市科技局等部門發布“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這五年,我市全社會研發經費年均支出從149億元提高到17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41.87%提高到52.07%,增長10多個百分點;2019年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達到110億元,是2015年的2.25倍;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建設順利通過評估,躋身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科技第一生產力的潛力不斷釋放,創新第一動力的作用更加顯現。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新發展動能顯著增強。
聚焦制造業強市、經略海洋、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現代農業等領域,組織實施1000余項市級科技項目攻關,推薦1257個項目進入國家和省級各類科技計劃,先后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取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6項、省級科技獎勵104項,在海上火箭發射、衛星電子原器件、C919大飛機鈦合金緊固件、石油開采裝備關鍵部件、半潛式海上石油鉆井平臺、動車組車體及護板、高檔汽車輕量化、新藥創制等“上天、下海、入地、交通、健康”前沿技術領域,貢獻了煙臺力量;中集“藍鯨2號”、榮昌“紅斑狼瘡新藥”等關鍵技術相繼攻克,填補了國內空白,走在了世界前列。
同時,堅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累計選派市級科技特派員460名,成立17支科技扶貧服務隊,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等81項,全力服務決勝脫貧攻堅;堅持科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全省率先啟動10項疫情防控應急科技攻關,醫用超低阻回風裝置等多項成果緊急用于抗疫一線,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