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數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2024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推進服務業數字化,建設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即日起,大眾網煙臺特別開設“聚焦2024年山東省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專欄,深入挖掘煙臺各區市在數字鄉村建設方面的實踐案例和創新經驗,全方位、多角度生動展現煙臺在數字鄉村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和廣闊前景。

大眾網記者 梅雪麗 煙臺報道
科技與鄉村大地美妙結合,大數據靈活涌動在鄉村的每一個角落,這就是數字鄉村。海陽市入選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后,海陽市朱吳鎮依托國家數字鄉村試點鎮優勢,建設數字化設施大櫻桃產業園,將數字化、標準化、規模化引入櫻桃產業發展,以櫻桃特色產業為主線,數據共享為基礎,鄉村旅游為抓手,統籌推進鄉村特色產業、鄉村旅游和鄉風文明建設,打造櫻桃谷農旅融合發展模式。
數字賦能,為鄉村發展注入智慧動力。海陽市不僅在數字文旅融合發展上搭乘數字快車,更是按照《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部署要求,高標定位,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數字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加快構筑數字鄉村新圖景。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海陽市大力推進信息網絡覆蓋。5G基站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搭建起數字鄉村一體化平臺,匯聚全市涉農數據資源,形成了一個數字鄉村數字底座、一個數智海陽指揮中心和數字駕駛艙、一個數字村鎮、五大特色應用平臺,實現了硬件資源共享、軟件數據互通。同時,整合涉農平臺資源,采集農產品價格、電商銷售等數據,通過數據治理、開發,形成特色數據應用,提供數據開放共享服務。整合農業農村局、商務局等22家部門單位共計820G、4100余萬條數據。

在農業產業領域,海陽市積極探索數字化發展之路。以蘋果產業為例,“數字蘋果示范園”成為引領農業現代化的新標桿。歸集蘋果產業相關數據,繪制數字蘋果一張圖,對市場價格走勢和物流倉儲進行大數據分析預測,為果農的生產決策和銷售提供了有力依據。漁業也進行了數字化升級。“智慧漁港”信息監管平臺實現漁業資源實時監控;“數字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如火如荼;“水產種業硅谷”通過“一魚一芯”推動育種育苗良性循環,帶動沿海眾多養殖場進行品種改良。乘借電子商務的東風,建設電子商務一張圖,實施電商“梧桐工程”,構建“人才鏈、資金鏈、信息鏈、產業鏈”等多鏈條產教融合賦能電商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在鄉村治理層面,海陽市創新數字治理模式,建成5G基站1599個,農村地區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90.5%。電商服務站點和郵政便民服務站實現行政村服務覆蓋100%。政務服務“上網上云”,讓村民享受“全程網辦”的便捷,真正做到“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打造建設“健康驛站”,配備重點人群智慧隨訪設備,建設遠程醫療網,實現城市與農村醫療資源網絡共享,打通了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