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陽民俗旅游路鄉村振興觀摩點
煙臺融媒10月3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慕溯 隋華楠)10月27日至10月30日,全市高質量發展觀摩會議啟動,記者隨行奔赴各區市重大產業項目和鄉村振興項目,看建設成效、看發展變化、看干事創業精氣神。
10月30日上午,觀摩團來到第24站盤石—朱吳高品質民俗旅游發展帶。
一條產業振興的富民之路建有蘋果、大小櫻桃、茶園等46個采摘園;投資1.3億元,打造溫泉養生、休閑避暑的康養度假村;建設繆家——“半山溪云”、大莊——“臥石山居”等特色民宿近百套,“省級農家樂”10余家;打造全國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區,投資3000萬元,建設總面積300余畝的全周期精準數字化設施大櫻桃產業園,上半年電商營業額達1000萬元;推出海陽地雷戰景區特色實景演出,年吸引游客30萬人次。
一條多彩燦爛的文化之路。沿線自東向西將歷史文化元素串點成線,春秋古墓群出土文物1000余件,在膠東首屈一指;400多棟清朝至民國時期傳統民居古建筑別具一格;海陽大秧歌、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突出;地雷戰展現出了海陽人民的家國情懷和紅色基因;石門、養兒臺、帽兒灣、龍門峽等民間故事傳承悠遠。
一條山清水秀的生態之路。沿線林地面積5852.1公頃,森林覆蓋率88.7%,167道彎曲折環繞,修建特色人行步道、觀景平臺、驛站等旅游服務設施,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打卡。沿線綠化山體6座、公益造林1.1萬畝,獲評煙臺市“三年大造林優質綠化工程”。新建招虎山國家森林公園北麓入口,與民俗旅游路貫通聯動,定期舉辦新春廟會、櫻桃節、越野賽、山地自行車賽等活動,推動文化旅游與生態融合互促。
項目介紹
海陽市以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以建設農業強市為目標,因地制宜把優勢做優、特色做特,先后投入1.5億元,打造民俗旅游路和沿線產業。該路全長25公里,途經26個村莊,串聯了虎山小鎮、招虎山國家森林公園、特色民宿、云頂竹林、地雷戰景區等旅游景點,改變了沿線山村與世隔絕的狀態,帶活了特色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讓村民增收致富步入了快車道,2023年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2024年海陽市將民俗旅游路提升改造納入全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作,致力打造一條“文旅互促、產業交融”的鄉村振興之路。

沿線按功能劃為“休閑旅游、運動康養、原鄉體驗、電商物流、紅色印象”五大功能區,帶動村集體年增收130余萬元,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
自東向西將歷史文化元素串點成線,春秋古墓群出土文物1000余件,在膠東首屈一指;沿線林地面積5852.1公頃,森林覆蓋率88.7%,167道彎曲折環繞,修建特色人行步道、觀景平臺、驛站等旅游服務設施,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