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于12月13日(星期五)下午舉行煙臺市現代水網建設進展及成效新聞發布會,邀請煙臺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雷;煙臺市河長制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延俊,煙臺市水利局規劃建設與水土保持科負責人劉玉濤介紹情況,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科副科長劉曉云主持。
2024.12.13 15:00
主持人劉曉云: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本場發布會主要向大家介紹今年煙臺市現代水網建設進展及成效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出席本場發布會的發布人,他們是:煙臺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雷先生;煙臺市河長制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延俊先生,煙臺市水利局規劃建設與水土保持科負責人劉玉濤先生。
下面,請張雷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張雷: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非常歡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社會各界、記者朋友長期以來對水利事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自2022年我市啟動現代水網建設以來,以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省級現代水網示范區為引領,堅持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現代水網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三年累計完成水利項目投資154.7億元,一批重點項目完工投運、發揮效益。今年是我市創建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和全省市級現代水網示范區承上啟下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確保防汛安全的同時,聚焦薄弱環節,聚力項目建設,全力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安全,全面推動建設進度,提前一個月時間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目標,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利支撐、作出了水利貢獻。
水安全保障基礎更加穩固。加快中小河流整治,持續推進縣域母親河全流域治理,治理河道總長730公里,修復水毀河段389處。完成110余座小水庫除險加固。狠抓工程運行管理,將609座水庫納入“安瀾保”,全省數量第一;建設1個縣域、4座水庫國家試點水庫矩陣,提升了現代化管理水平。積極適應防汛指揮體系調整,有效應對“梅花”“杜蘇芮”“格美”等臺風侵襲,保證了度汛安全。
水資源配置能力持續提升。老嵐水庫即將蓄水試運行;萊陽南泗莊中型水庫正在加快前期工作,樞紐工程將于明年開工建設,全市累計新增供水能力5000萬立方米。強化水資源統籌,加大非常規水配置力度,裕龍石化產業園工業用水全部為非常規水,蓬萊化工產業園非常規水利用量占總取水量80%以上;全市非常規用水量較2021年增長108.3%。科學調引長江水、黃河水,累計調水8000萬立方米,有力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水民生服務水平明顯增強。聚焦農村供水安全,開展三年攻堅行動,持續推進規模化工程建設。3年以來累計投入34億元,新開工建設3座水廠,續建18座水廠,完工投運16座,新增日供水能力22萬噸,新增規模化供水村莊3100個,農村供水規模化率提升47個百分點。加強移民后期扶持,建設394個移民美麗家園項目,71個生產開發及配套設施項目,移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市移民可支配收入超過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個百分點,居全省前列。
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導向,強化河湖長履職。加強河湖管理,整治農村生態河道5880余公里,常態化開展河湖“清四亂”,河湖面貌不斷改觀。開展縣級全域美麗幸福河湖建設試點,累計創建省級42條。推進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高質量發展,加強源頭生態保護治理,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96.4平方公里,建設9項重點小流域治理工程,水系綠化達標河段83條,水生態水環境持續改善。
水工程建設投入再創新高。2022年以來實施296項重點水利工程,投資完成額度是2019-2021年的2.36倍。政府投入、專項債券占總投入48%,仍發揮著明顯的“壓艙石”作用,金融、社會資本支持力度不斷提升,投入占比由18%提升至50%,拉動作用愈加突出。
“水網+”行動成效走深走實。統籌保障“水安全”、保護“水生態”、發展“水經濟”、改善“水民生”,持續實施“水網+”行動,建成一批“水網+”示范項目、示范帶,初步形成水網建設與生態、文旅、產業等方面融合發展的總體格局。
明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和全省現代水網示范區的收官之年,任務還十分艱巨。我們將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搶抓奮進萬億新征程新機遇,加快水利建設,確保完成“兩區”目標任務,為煙臺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新時代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我就先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主持人劉曉云:
感謝張局長的全面介紹。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
記者提問:
我們了解到,今年煙臺市現代水網三年攻堅行動的第二年,請問今年在水利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進展?謝謝!
劉延俊: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為進一步加快打造水網先導區、示范區,今年我市全力推進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順利完成了既定目標任務,實現了大提升,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工程項目建設進度快。通過全力攻堅5大類、83項重點水網項目建設,提前一個月完成年度投資53.3億元,46個項目已順利完工并發揮效益。重大項目推進提速,山吳家水庫順利開工建設,南泗莊水庫完成禁建令發布、可研審查等9項立項前置手續,計劃明年開工;崖后水庫完成前期論證工作;老嵐水庫征遷持續加快,完成移民安置縣級自驗和市級初驗,有力保障蓄水試運行。
二是農村供水推進力度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親自推動,大力開展“村村通自來水”和“供水工程規模化、小型工程規范化”工程建設。組織區市優化年度工作方案,全力攻堅落實,今年新增規模化供水覆蓋村莊完成任務數量是過去10年的2.5倍,取得歷史性成就。
三是河道生態治理成效顯著。年內中小河流、母親河治理河長140公里,整治農村生態河道2400公里,圓滿完成三年攻堅行動,河湖面貌持續改觀;新打造美麗幸福示范河湖5條46公里,效益河湖1條。常態化開展河湖“清四亂”,清理河湖問題2.7萬處以上,重大問題動態清零,水事秩序平穩良好。
四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舉措有力。通過加大套子灣污水處理廠向萬華工業園供水等一系列措施,保障黃渤海新區用水需求。開通“綠色通道”,推動蓬萊區與芝罘區進行水權交易,解決蓬萊化工產業園擴區問題,最短時間完成蓬萊化工產業園擴區規劃水資源論證批復,保障萬華低碳新材料等重點項目落地。
一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任務導向,全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我市的有關經驗做法先后在全國、全省會議上做了典型發言,得到了水利部和省水利廳的充分肯定。
謝謝!
記者提問:
剛才介紹今年開工建設了近百項水利工程,請問我們是通過哪些措施來保障資金,推進項目順利實施的呢?謝謝!
劉玉濤: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財政資金、專項債券、金融信貸、社會資本共同發力的水利投融資格局初步形成。“十四五”以來,各級財政投入40.8億元,成功發行地方專項債券85.3億元,吸引社會資本87.4億元,獲得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3億元,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設資金需求,老嵐水庫等一批重大水網工程順利完工,助力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建設起勢見效。
一是筑巢引鳳,營造良好投融資環境。超前謀劃,以優質項目承接資金,堅持項目為王,以大項目引領大投資,以大投資帶動大發展。強化合作,以優質平臺建管項目,力促企業、金融機構源頭融合、全鏈合作。制度保障,以優質政策發展市場,編制水利法治建設三年規劃,理順水法規體制機制,提升依法治水能力。
二是多措并舉,發揮政府引領作用。加大財政資金投入,采取對上爭、市級補、區市配等措施,積極落實各類財政資金。用好政府專項債券,加強與發改、財政部門間的橫向聯動和統籌協同,提前謀劃和包裝,將符合條件的水利工程都納入項目庫。抓住國家推出生態環境導向(EOD)項目開發模式金融支持機遇,獲批數十億政策性貸款。
三是騰籠換鳥,廣泛吸納社會資本。項目變資金,資源變資金,收益變資金。精確篩選社會資本方關注度高、收益回報保障率高的項目向社會推薦。利用水域土地使用權和水資源收益,向銀行置換貸款。根據各類水利項目的特點和融資能力分類并“關聯打包”,進行銀行融資。
可以說,在新發展環境和投融資改革的要求下,全市聚焦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建設,堅持“兩手發力”不動搖,勇于探索投融資體制機制創新,積極破解水利項目融資難題,走出了一條水利投融資改革新路徑。謝謝!
記者提問:
我們了解到,2024年5月,出臺了《關于加快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建設的意見》,提到實施“水網+”行動,請問在這方面有哪些亮點特色的成效呢?謝謝!
張雷: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實施“水網+”行動,是融合現代水網功能、發揮綜合效益的有力舉措。在加快建設現代水網的同時,我們積極推進實施“水網+”行動,加強與生態、文旅、產業等方面的融合,形成了具有煙臺特色的現代水網體系。
在“水網+生態”方面,通過開展高品質縣域“母親河”治理,系統打造了萊州南陽河等城市水系綠廊,牟平魚鳥河等河海交融示范區,小草溝河等農村生態河道樣板,為沿河群眾生產生活創造更加優美的環境條件。
在“水網+文旅”方面,注重水網工程建設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與地域歷史相結合、與水美鄉村相結合,實施“水韻文旅”工程,打造形成昆崳山漢河生態游,萊山朱柳河動漫鄉村游等一批示范項目,讓群眾更加貼近自然、感受文化、記住鄉愁。
在“水網+產業”方面,堅持以“水”為源,推動產業升級,助力區域發展、企業壯大。全市非常規水利用規模達52萬噸/日,供工業企業再生水規模達到20萬噸/日,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萬華等企業再生水技術保持行業領先。建設門樓水庫、遲家溝水庫等一批“富美移民”示范片區,打造瀑拉河葡萄酒莊、龍泉河大櫻桃等一批特色產業園區,群眾增收路徑進一步拓寬。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錨定“四水統籌”總體目標,做好“水網+”文章,進一步提升廣大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謝謝!
2024.12.13 15:30
主持人劉曉云:
感謝張局長,提問環節就到這里。
各位記者朋友!
水網建設事關國家安全、人民福祉。希望大家圍繞今天發布內容,充分發揮各自平臺的優勢,把今天發布會的內容宣傳好報道好,為煙臺市著力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感謝三位發布人,謝謝記者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