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釋放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
作為唯一的山東企業代表,登海種業名譽董事長李登海也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李登海是全國種業骨干企業、農業高科技創新型上市公司登海種業的“掌門人”。50多年來,李登海和登海種業累計推廣玉米種植面積超過15億畝,增加社會經濟效益1500億元以上,為我國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以及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1
此次座談會,李登海是煙臺本土民營企業家的唯一代表,也是唯一的山東企業家代表。
一直以來,李登海都是低調務實的煙臺企業家形象,在央視當天的《新聞聯播》報道中,在前排就座的李登海出現在報道畫面上,格外引人矚目。
18日,李登海一回到公司就馬不停蹄召開會議,傳達座談會精神。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李登海表示,能夠有機會參加座談會,非常榮幸,也非常激動,體現了國家對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重視、對種業安全的重視和對農業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的重視。
作為農民發明家,李登海被稱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譽。從1972年至今,李登海帶領科研創新團隊,七次創造全國夏玉米高產紀錄,兩次創造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
“國家將繼續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李登海受訪時說,這表明民營企業將在國家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中發揮更重要作用。“作為長期致力于我國雜交玉米高產品種選育研發創新的領軍團隊,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承擔國家項目的機會和平臺,可以更好地發揮我們報效祖國的志向和能力。”
李登海表示,未來將努力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研發創新團隊,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敢于擔當,不斷提供優良高產雜交玉米品種,創新發展民族種業,不斷提升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2
事實上,民營企業一直是煙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社會就業的重要渠道。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煙臺共有民營市場主體105.6萬戶,占比達98.6%。2024年,全市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74.2%、高于全省10.7個百分點,全市民間投資占比同比提高8.1個百分點、高于全省5.6個百分點。全市民間投資增速達到15.9%、高于全省8.3個百分點。全市全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20.1%,高于全省15.6個百分點;民營企業納稅占全市稅收比重上升到62.5%,足見民營經濟對煙臺經濟的貢獻度。
在2024年山東民營企業200強榜單中,煙臺共有南山、道恩、玲瓏、杰瑞等7家企業上榜。
此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鼓舞了煙臺廣大民營企業家在更廣闊舞臺上銳意進取、奮勇爭先。
南山集團綜合實力歷年來均居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制造業500強前列。南山控股董事、南山鋁業董事長兼總經理呂正風表示,將堅定不移做強主業,推動主導產業集群化發展,堅持創新驅動,走綠色低碳和智能化發展道路,深化全球市場布局,持續構建國內國際發展新格局,奮力打造“世界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化企業。
道恩集團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總書記強調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定了我們推動企業創新突破、做大做強的信心與決心。”道恩集團董事長、總裁于曉寧說,將錨定科技自立自強,以材料創新賦能高端制造,以綠色智造重塑產業生態,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科技動能。
杰瑞集團是中國油服的龍頭企業。杰瑞股份董事長李慧濤表示:“總書記的話,讓我們消除了顧慮,可以放下包袱、大膽發展,將加大研發投入,拓展海外市場,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布局發展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退役風光資源循環利用、低空經濟等,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彰顯民企擔當。”
飛龍集團先后創建國家優質工程獎、中國鋼結構金獎等省級以上優質工程質量獎40多項。煙臺飛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勇表示,將不斷完善綠色建筑全產業鏈,加大綠色建材、超低能耗建筑研發力度,推進工程建設與數字化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智慧宜居的高品質住宅。
恒輝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既有高效換熱管研發、生產能力,又有制冷空調、化工換熱器等設計能力的民營企業。“總書記的話讓我們干勁十足。”山東恒輝節能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鄒立文表示,將持續在技術創新上下功夫,研發更多創新產品,全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金正環保是目前國內水處理環保行業唯一的獨角獸企業。“目前國內環保產業進入了資源循環的新階段,我們將搶抓產業轉型新機遇,利用資源化技術的成熟優勢,在工業水領域和資源化領域持續發力,努力成為國際領先、國內領航的特種膜材料科技企業。”煙臺金正環?萍加邢薰究偨浝砝钤奖表示。
3
民營經濟發展,關鍵要靠好的營商環境。
煙臺歷來有厚商親企、重視民營企業發展的傳統。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敢為人先的膠東農民企業家,敏銳捕捉時代氣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創造了影響深遠的“膠東模式”。伴隨著市場經濟大潮,涌現出以南山、道恩、玲瓏、杰瑞、魯花、龍大等為代表的民營企業集群。從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如今民營企業遍地開花,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關鍵力量。
去年底,煙臺市委、市政府高規格召開全市民營企業座談會,聽取民營企業家意見建議,部署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
會上,10位企業家代表與市領導圍桌而坐,面對面交流,直抒胸臆,談成績,談挑戰,也談困難和需求。會上明確提出,竭盡全力為民營企業營造穩定可預期的發展環境、精準有力的政策環境、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親清統一的政商環境、尊商厚企的社會環境,讓民營企業在煙臺放心投資、專心經營、安心發展。
政策層面,2023年,煙臺就發布了《煙臺市民營經濟(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促進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
據煙臺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聚焦“有效服務民營企業、有序拉動民間投資、有力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制定出臺全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建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全市重點民營企業庫等,培育壯大一批民營龍頭企業。
連日來,培育出“六小龍”的“杭州氣質”引發熱議,帶給很多城市震撼和反思。中央民企座談會上的“浙江濃度”,同樣引發“為什么是浙江”的“社會之問”。“保持戰略定力,奉行長期主義””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耐心資本的長期投入”等被視為答案要素。
作為山東布局濟青煙“三核引領”發展格局的核心城市,煙臺有責任激發民營企業活力,讓這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在心無旁騖地發展壯大中做優做強。
經濟發展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民營經濟的活力,煙臺發展的后勁,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民營經濟的后勁。
持續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煙臺等不得、慢不起。
煙臺融媒記者 高偉 劉潔 通訊員 趙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