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6月4日訊(記者 賈楚航 李剛 通訊員 公衍麗 孫瑋鴻)今年6月5日是第54個世界環境日,今年環境日的主題為“美麗中國我先行”。為迎接環境日的到來,6月4日,煙臺市生態環境局聯合煙臺大學、省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生態環境處、市生態環境局萊山分局、市環保工程咨詢設計院、煙臺市裝飾協會舉行主題宣傳活動,展示煙臺市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的實踐成果并倡議社會公眾積極行動,構建“政府引導、社會協同、公眾踐行”的環保共治新局面。

活動現場,煙臺大學的學生代表帶來的詩朗誦《綠動中國 向光而行》,表達了青年一代對綠色未來的向往,也讓現場觀眾感受到行動的力量。煙臺市裝飾協會會長劉希忠發出環保倡議: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推動行業綠色轉型,優先選用綠色環保建材,讓環保成為選材的“第一基因”;大力推廣節能降耗的施工技術與管理,讓低碳融入工藝的“每一道工序”。

值得關注的是,現場設置“山海寄夢·綠繪未來”美麗煙臺寄語行動、“碳跡可循·智創無廢”低碳建材創新展、“青春筆觸·繪就蔚藍”資源循環創想展、“生態闖關·綠動學途”生態守護者答題挑戰、“綠頁啟航·碳尋未來”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科普,贏得市民的熱烈參與。
“生態保護沒有旁觀者,只有踐行者。”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世剛呼吁,以“美麗中國我先行”為號角,從垃圾分類、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做起,用點滴行動匯聚綠色勢能,讓煙臺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近年來,煙臺市將“美麗煙臺”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戰略目標,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態答卷——
通過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智慧管控,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8.3%,連續三年實現“零重污染天氣”,藍天白云成為常態。
推進全域水環境治理,國控地表水斷面五類及以下水體連續四年“清零”,近岸海域優良水體面積比例為96.2%,碧水清流潤澤港城。
將生態保護、環境質量、資源利用要求融入空間布局,推動重大項目綠色落地,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加速。
成為北方首個發布“美麗中國建設規劃”的城市,四十里灣、龍口岸段建成省級美麗海灣,牟平區獲得省級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督查激勵,海陽市入選省級生態文明強縣,萊山區入選整縣域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重點縣,福山區門樓水庫獲評省級美麗河湖,生態示范引領全國。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參與和付出。從垃圾分類到綠色出行,從低碳消費到生態保護,煙臺人正用實際行動詮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刻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