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消息(通訊員 韓艷紅)為深化基層社區治理效能,破解流動人口密集小區管理難題,福萊山街道靜海社區推行"黨建引領、網格筑基、多元共治"模式,以天祥小區為試點,開展流動人口清查與環境衛生專項整治行動。通過構建"網格排查+聯合治理+長效共管"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實現老舊小區從"臟亂差"到"平安凈"的華麗蛻變。
網格化精準摸排,筑牢安全防線
“一網統管”摸清底數 。靜海社區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組建由網格員、志愿者構成的摸排隊伍,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摸排核實天祥小區流動人口、房屋等信息。在線上,網格員通過微信、電話等渠道,與在外居民進行詳細溝通,逐一核實居住狀況等具體情況;在線下,開展“地毯式”入戶走訪,與居民面對面交流,確保信息采集的準確性和全面性。通過持續深入的摸排工作,社區不僅及時更新了流動人口、出租戶等人員信息,還建立起完善的居民信息檔案,并將相關數據及時錄入網格化管理系統,實現了人口信息的動態化管理,為后續精準治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警網融合”聯動發力 。為提升治理效能,靜海社區積極推動“警網融合”,建立“網格員+民警”雙聯動機制。網格員憑借“人熟地熟”的天然優勢,負責收集社情民意、掌握人員動態;轄區派出所民警則發揮專業優勢,同步開展治安隱患排查工作,重點核查出租屋消防設施配備、用電線路安全等問題。在聯合行動中,累計排查出租屋50余戶,發現并整改安全隱患18處,發放整改通知書12份。通過建立“問題發現—聯動處置—反饋閉環”的高效治理鏈條,實現了問題早發現、早處理,有效提升了小區的安全指數。

環境整治齊參與,激發共治活力
針對天祥小區長期存在的衛生死角、亂堆雜物、車輛亂停亂放等“老大難”問題,社區創新推出“網格帶頭+群眾參與”的治理模式。網格員主動擔當,聯合物業工作人員、黨員志愿者、熱心居民等多方力量,開展大規模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行動中,大家分工明確,有的清理樓道雜物,有的整治衛生死角,有的規范車輛停放。經過不懈努力,共引導居民清理亂堆亂放雜物15處,疏通消防通道3處,小區環境面貌得到顯著改善。

長效治理謀新篇,構建信用社區
為推動社區治理從“被動管理”向“主動治理”轉變,靜海社在天祥小區實施“信用積分”制度,對主動登記個人信息、積極參與環境維護、熱心社區公益活動的居民給予相應的信用積分獎勵。積累的信用積分可在社區信用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涵蓋日常生活所需的米面油、清潔用品等。這一舉措將極大地調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多的居民會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天祥小區的治理實踐,是靜海社區深化網格化服務、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徑的生動縮影。未來,社區將繼續以網格為紐帶,不斷凝聚多元主體合力,持續優化服務舉措,提升治理水平,讓流動人口“落腳”更安心,讓老舊小區“安居”更暖心,奮力書寫基層社區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