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6月20日訊(記者 欒雪 實習記者 張心悅)隨著夏季來臨,戶外活動增多,一種由蜱蟲叮咬引發的致命疾病正在悄然威脅著市民健康。這種病被稱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煙臺市奇山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玲告訴記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是一種由新型布尼亞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一般為1-2周。該病初期癥狀與普通感冒極為相似,表現為發熱、乏力、肌肉酸痛等,很容易被誤診。但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會出現血小板和白細胞急劇減少,嚴重者可出現心肌、肝腎、神經系統等功能損害及凝血功能障礙,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60歲以上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更容易發展為重癥。
據了解,蜱蟲俗稱"草爬子"、"狗豆子",體型雖小但危害極大。它們通常棲息在草叢、灌木叢中,在叮咬人體時會分泌麻醉物質,使人不易察覺。除了SFTS,蜱蟲還可能傳播萊姆病、森林腦炎等多種疾病。當前正值農忙季節和旅游旺季,農民田間勞作、市民郊游露營等活動增多,大大增加了接觸蜱蟲的風險。
"目前該病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對癥支持為主。"林玲強調,"早期識別、及時就醫是關鍵。如果患者在發病初期沒能得到正確診斷和治療,一旦進入多器官功能衰竭階段,救治難度將大大增加。"她特別提醒,近期有過野外活動史的人群,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不退、乏力、出血傾向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可能的蜱蟲接觸史。
針對這一情況,林玲提醒大家,在野外活動時要做好個人防護: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扎緊褲腳、袖口;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的驅蟲劑;避免在草叢、灌木叢中長時間坐臥;顒咏Y束后要立即洗澡,并仔細檢查全身皮膚,特別是腋下、腹股溝、頭皮等隱蔽部位。家中有寵物的市民也要定期為寵物驅蟲,防止蜱蟲通過寵物帶入家中。
如果不慎被蜱蟲叮咬,切記不要用手直接拍打或生拉硬拽。正確做法是用尖頭鑷子貼近皮膚,順著蜱蟲叮咬的方向平穩拔出,然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如果蜱蟲口器殘留在皮膚內,應立即就醫處理。任何自行用火燒、涂抹酒精等"土方法"都可能刺激蜱蟲釋放更多病原體,增加感染風險。
"預防永遠勝于治療。"林玲主任再次強調,"特別是家有老人、兒童以及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更要提高警惕。一旦出現可疑癥狀,務必及早就醫,爭取最佳治療時機,讓我們共同做好防護,遠離蜱蟲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