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6月21日訊(記者 王向榮)6月21日,煙臺市計算機學會成立大會在煙臺大學逸夫廳舉行。來自駐煙高校、科研機構、行業企業等 141 名會員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推動煙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時刻。
首批35 家單位、106 名個人入會
隨著計算機技術成為驅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煙臺雖在信息技術應用領域成果顯著,但面臨科研機構、高校與企業間協作不暢的問題。在此背景下,煙臺大學、魯東大學等 7 家單位發起成立計算機學會,歷時半年籌備完成各項審批手續,目前已吸納 35 家單位會員、106 名個人會員,涵蓋高校、科研院所及東方電子、騰訊煙臺新工科研究院等領軍企業。學會定位地方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旨在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推動計算機技術在煙臺的創新應用。
大會審議通過了《煙臺市計算機學會章程》等重要文件,并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煙臺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院長童向榮當選首任理事長。
聚焦三大方向 描繪數字煙臺新藍圖
煙臺市計算機學會的成立,搭建起一個匯聚智慧、凝聚力量的平臺。新當選理事長童向榮表示,學會將肩負起推動煙臺計算機領域學術繁榮、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以及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使命,“我們要充分發揮學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將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緊密聯系起來,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煙臺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科技動力。”
童向榮介紹,學會將圍繞三大方向重點開展工作:
學術引領:每季度舉辦“港城計算論壇”,打造膠東地區計算機技術交流高地;
產業賦能:組建專家服務團,對接企業技術需求,年內完成10項成果轉化;
人才培育:實施“菁英計劃”,聯合高校培養適配產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加速構建數字技術創新生態
計算機學會的成立,填補了我市計算機領域專業性社會組織的空白,對構建數字技術創新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學會發起單位之一,煙臺大學計算機學科擁有十余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成果豐碩。煙臺大學副校長張獻勇在致辭中表示,學會的成立為學校學科發展與地方數字經濟建設搭建了重要橋梁,未來將推動高校專家團隊深度參與技術研討與項目攻關,助力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學校還將開放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平臺資源,推動學會成為連接學術與產業的橋梁。
計算機學會的成立得到市民政局與市科協的大力支持,未來學會將整合全市計算機領域資源,構建 "學術交流-技術攻關-成果轉化" 全鏈條服務平臺,打造區域性數字技術創新高地。
煙臺市計算機學會的成立,標志著煙臺計算機領域產學研用協同發展進入新階段,學會將凝聚多方力量,為環渤海地區中心城市建設注入強勁科技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