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6月27日訊(通訊員 姜峰 王冰如)夏夜,街邊燒烤攤煙火升騰,夜市小吃香氣四溢,蓬勃發展的夜間經濟在豐富市民生活的同時,也讓餐廚垃圾產量激增。為守護“舌尖上的潔凈”,保障市民健康,煙臺黃渤海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多措并舉,以精細化管理和高效服務織密餐廚廢棄物收運防護屏障。
全面摸排清底數,夯實“應收盡收”基礎。對城區餐飲企業、企事業單位食堂等開展“地毯式”排查登記,全面掌握餐廚垃圾實際產生主體及規模。建立動態管理臺賬,嚴格執行簽約收運制度,實現源頭產廢單位100%納入規范化收運體系,日均規范收運處置餐廚垃圾約85噸,從源頭上消除非法處置隱患。同時強化宣傳引導,通過入戶宣傳、公告發放等形式,引導商戶落實垃圾分類、控水控雜要求,提升商戶分類規范處置意識。

科學配置強運力,提升應急處置效率。將夏季夜間經濟活躍區域、臨時夜市攤位調整線路納入收運范圍,合理規劃收運時間與路線,共安排7輛專用收運車輛、配置收集專用桶3114個,保障全區運力需求。同時調配2臺應急車輛節假日應急待命,確保在主城區范圍內30分鐘內響應到位,實現垃圾滿溢、車輛故障等問題的快速轉接與高效處置。


規范作業流程,提升收運質效。嚴格執行“定人、定車、定時、定點、定路線”的“五定”作業標準,全面推行 “桶車對接”密閉運輸,收運過程確保“車走地凈、桶回原位”。同時加強車容車況維護,要求收運車輛落實“一日一消”制度,作業后全面沖洗消毒,保持車容整潔,杜絕滴漏遺撒與異味散發。

宣管結合,促規范強責任。堅持教育引導與剛性約束并重,通過入戶宣傳、公告發放等形式,引導商戶落實垃圾分類、控水控雜要求,提升規范處置意識。堅持日常檢查與聯合執法協同聯動,二季度累計開展執法檢查11次,覆蓋餐飲商96家次,對存在違規混投、非法處置行為的6家商戶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整改完成率100%。有效形成監管閉環,切實壓實產廢單位法定主體責任。
下步,綜合行政執法局將強化垃圾產量動態監控,持續優化收運機制,確保餐廚廢棄物“應收盡收、規范處置、日產日清”,為市民營造潔凈、健康的夏季生活環境。